江仙儿先道:“此人名叫杜远山,是当年姜国北地大将,麾下曾有五千亲兵,都死在十年前那一战中,为了庇护当年那些袍泽们的亲人,他选择苟活,南下来到大乾,此后的事,我便不清楚了。”
“不错。”乾帝接过话茬:“他来到大乾后,主动投降,被押送到京城,跪在朕的面前,求朕准许他带来的那些老弱妇孺成为大乾百姓,此后便打算自尽,是朕威胁他,若是他死了,朕就将他带来的所有人赐死,他才终于答应为朕效力,此后一直率领水军镇守荆襄。”
“此后江南水匪猖獗,朕便命他领兵前去剿匪,奈何屡剿不尽,主动请求留守江南,可时至今日,临安太湖一带匪患依旧。朕也曾派钦差前去调查,却一无所获。”
苏羽好奇问道:“陛下认为,是他和水匪勾结?”
乾帝看了一眼苏羽,反问:“卿以为呢?”
“臣以为,应当是当地水匪和士族之间已经达成默契,就算杜将军有动作他们也能提前得知,每次剿匪就派出一些小虾米应付差事。”
乾帝深深看了他一眼,又问:“你当真不知江南之事?”
苏羽心说这有什么不知道的,就算换了个世界线,这样的剧情恐怕也不会更改。
面上却说:“臣只是猜测,若是猜中也只是侥幸。”
“哈哈哈,有意思!”乾帝笑道:“所以朕才想将杜远山调开,既然他留在江南也无法化解,不如转而另求变化。”
“但朕很好奇,若是卿来处置此事,应当如何解决?”
苏羽顿时咯噔一声,立刻明白了乾帝的意思。
好啊,难怪刚才说我欠你人情呢,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。
他微微一笑道:“陛下,臣以为此事说难也难,说容易也容易。”
“即便水匪当真只是应付差事,可每次都派出些人,人数总是会变少的,却为何能一直猖獗下去,就是因为他们不断有新人加入。这些新加入的人从何而来,自然是从太湖附近,只要让太湖附近百姓能安居乐业,不至于落草为寇,水匪的数量自然会越来越少。”
“所以归根结底,这还是民生问题,想要治理民生,就需要有个人能够无视所有的阻力,彻底将整个临安犁庭扫穴。”
苏羽侃侃而谈,虽说只是大而泛之的方略,却说的极为全面。
乾帝果然颔首笑道:“如今杜远山北上,临安府少了个可以镇守的人物,朕若是让你去顶替他的位置,你以为如何?”
虽说早就有所预料,苏羽还是心中苦笑,这种脏活做起来最为麻烦,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岔子。但既然有了心理准备,苏羽还是答应的务必干脆,点头道:“蒙陛下信任,臣定鞠躬尽瘁。”
从皇宫出来,苏羽心事重重。
新斋书院